问卷调查
根据《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相关规定,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嘉育25”等39个品种,现予公告。
浙江省农业厅
2018年5月14日
品种详情:
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1
品种名称:嘉育25
申请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育种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主要选育人:杨尧城、蔡金洋、张伟、徐伟东、孙方良
品种来源:嘉育89/中早39
特征特性:该品种长势繁茂,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2.1天,比对照中早39长0.7天。亩有效穗19.1万,株高83.6厘米,每穗总粒数137.6粒,实粒数113.5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5.5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5.5,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1.3%,长宽比2.3,垩白粒率85.5%,垩白度12.2%,透明度3.5级,胶稠度65.0mm,直链淀粉含量25.6%,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等级。
产量表现:经2016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53.0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1%,达显著水平;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583.4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4%,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8.2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2%。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0.9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2
品种名称:甬籼409
申请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主要选育人:金林灿、施贤波、朱化虹、吴国泉、朱家骝
品种来源:甬籼57/HP15//浙农72
特征特性:该品种长势繁茂,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剑叶挺,叶色浓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0天,比对照中早39短3.4天。亩有效穗17.7万,株高87.9厘米,每穗总粒数144.4粒,实粒数120.1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5.4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为3.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1.7%,长宽比1.9,垩白粒率87.5%,垩白度17.4%,透明度4级,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含量25.1%,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等级。
产量表现:经2016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94.4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6.1%,达显著水平;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536.9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3.9%,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5.7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5.0%。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7.6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3.9%。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偏弱,后期叶片有早衰现象。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3
品种名称:中组143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杨长登、季芝娟、曾宇翔、粱燕
品种来源:中早39/台早733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茎秆坚韧,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2.1天,比对照中早39短0.9天。亩有效穗17.9万,株高88.4厘米,每穗总粒数137.4粒,实粒数117.8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5.1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为5.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5.3%,长宽比2.0,垩白粒率86.0%,垩白度13.6%,透明度4级,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25.4%,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等级。
产量表现:经2015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2.0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1.4%,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540.3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2.6%,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6.2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2.0%。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6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插足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中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4
品种名称:甬籼15
申请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金林灿、施贤波、吴国泉、朱家骝、叶朝辉
品种来源:嘉育293//鉴8/杭931///嘉育143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属半矮生型,叶片较挺,叶色淡绿,灌浆快,着粒偏稀,青秆黄熟,谷粒圆。2006-2007年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7.9天,比对照短2.8天;平均亩有效穗23.3万,成穗率78.7%,株高75.1厘米,穗长17.5厘米,每穗总粒数100.0粒,实粒数89.5粒,结实率89.5%,千粒重25.4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3级,综合指数为4.8,为中感;白叶枯病6.5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2.2%,长宽比2.2,垩白粒率87.0%,垩白度14.9%,透明度3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24.5%,米质综合指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等级。
产量表现:该单位自行组织的2016年浙江省多点扩区试验平均亩产466.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3.7%;2017年试验平均亩产484.3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2.7%。两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475.6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3.2%。
栽培技术要点:插足基本苗,控制氮肥用量,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5
品种名称:浙湖粳25
申请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谭宏、叶胜海、马善林、朱国富、王仪春
品种来源:ZH0672/秀水09/浙粳8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短、挺,叶色绿,无芒。着粒密,直立穗。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4.4天,比对照秀水134长2.8天。亩有效穗20.2万,株高99.3厘米,每穗总粒数138.7粒,实粒数125.2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5.3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2.3,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2%,长宽比1.8,垩白粒率30%,垩白度3.3%,透明度1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15.5%,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15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24.4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3%,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30.5公斤,比对照增产3.8%,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27.5公斤,比对照增产4.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5公斤,比对照增产2.7%。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早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偏迟,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粳稻种植。
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6
品种名称:浙糯106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叶胜海、张小明、翟荣荣、朱国富、陈佑源
品种来源:嘉0487/绍糯-446//浙粳8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晚粳(糯)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无芒。着粒密,直立穗。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2.5天,比对照秀水134长0.9天。亩有效穗18.7万,株高98.7厘米,每穗总粒数139.1粒,实粒数124.6粒,结实率89.6%,千粒重26.0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为4.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8%,长宽比1.7,白度2,阴糯米率1%,胶稠度100mm,直链淀粉含量1.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二等。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18.4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4.3%,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15.6公斤,比对照增产1.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17.0公斤,比对照增产2.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5公斤,比对照增产2.3%。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好。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粳(糯)稻种植。
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7
品种名称:嘉禾239
申请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黄海祥、来乐春、陶才生、王士磊、丁正权
品种来源:秀水134//嘉禾 212/嘉粳397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较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无芒。着粒密,穗型大,直立穗,谷色较暗。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8.7天,比对照秀水134短1.3天。亩有效穗16.7万,株高94.2厘米,每穗总粒数155.4粒,实粒数138.4粒,结实率89.2%,千粒重28.1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4.0,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3%,长宽比2.0,垩白粒率16.5%,垩白度2.2%,透明度1级,胶稠度59.5mm,直链淀粉含量14.6%,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34.5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4.5%,未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78.9公斤,比对照增产7.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06.7公斤,比对照增产5.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4公斤,比对照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粳稻种植。
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8
品种名称:浙粳96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张小明、叶胜海、翟荣荣、严成其、孙高林
品种来源:Y73/宁67//嘉花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晚粳稻,植株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偶有顶芒。着粒密,直立穗,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3.1天,比对照宁81短1.7天。该品种亩有效穗20.8万,株高88.1厘米,每穗总粒数127.2粒,实粒数112.4粒,结实率88.4%,千粒重25.9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2,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3%,长宽比1.8,垩白粒率57%,垩白度5.5%,透明度3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16%,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
产量表现:2015年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91.0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0.7%,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589.7公斤,比对照增产6.7%,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90.3公斤,比对照增产3.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9公斤,比对照增产0.6%。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粳稻种植。
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9
品种名称:甬优25
申请者: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蔡克锋
品种来源:甬粳78A×F575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籼粳杂交稻,株高适中,株型松散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短、宽、挺,叶色绿,有顶芒,着粒较密。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8.8天,比对照宁81长2.6天。亩有效穗13.8万,株高97.9厘米,每穗总粒数229.8粒,实粒数180.3粒,结实率74.4%,千粒重23.8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4.0,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5%,长宽比2.3,垩白粒率17.5%,垩白度2.6%,透明度2级,胶稠度69.0mm,直链淀粉含量15.1%,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三等。
产量表现:2016年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56.7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18.8%,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93.9公斤,比对照增产11.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25.3公斤,比对照增产15.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0公斤,比对照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迟,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粳稻种植。
1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0
品种名称:深两优7248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钱前、董国军、曾大力、高振宇、朱丽
品种来源:深08S×中恢724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两系杂交籼稻,植株较矮,长势一般,分蘖力较强,叶片卷挺,叶色深绿,谷粒细长。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6.6天,比对照两优培九短0.6天。亩有效穗14.6万,株高1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82.9粒,实粒数163.6粒,结实率89.5%,千粒重27.9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5.2%,长宽比3.1,垩白粒率15%,垩白度1.4%,透明度2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5.7%,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76.0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0.2%,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571.4公斤,比对照减产1.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73.7公斤,比对照减产0.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5.9公斤,比对照增产5.1%。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熟期较早,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
1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1
品种名称:泰两优217
申请者: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马国华、周海平、王成豹、荀飞琼、徐秀如
品种来源:泰IS×R217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两系杂交籼稻,植株较矮,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挺,叶片较宽,有顶芒,穗型较大,谷壳黄亮,谷粒长。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6.9天,比对照两优培九短0.3天。亩有效穗14.6万,株高114.2厘米,每穗总粒数217.9粒,实粒数185.9粒,结实率85.3%,千粒重24.6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为3.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稻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透明度2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4.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05.6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5.3%,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41.2公斤,比对照增产10.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23.4公斤,比对照增产8.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3.6公斤,比对照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
1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2
品种名称:V两优1219
申请者: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育种者: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主要选育人:马国华、荀飞琼、周海平、王成豹、黄惠芳
品种来源:V18S×R1219。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两系杂交籼稻,植株较矮,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略卷,叶色中绿,叶片较宽,穗大粒多。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7.5天,比对照两优培九长1.3天。亩有效穗14.4万,株高120.0厘米,每穗总粒数236.8粒,实粒数199.1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5.2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8,为中抗;白叶枯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1.7%,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2.3%,透明度2级,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5.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2015年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37.7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6.9%,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47.4公斤,比对照增产10.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42.6公斤,比对照增产8.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5公斤,比对照增产10.2%。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
1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3
品种名称:隆两优3206
申请者: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选育人:龙和平
品种来源:隆科638S×AC320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两系杂交籼稻,植株较高,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剑叶卷挺,偶有短芒,结实率较高。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0.1天,比对照两优培九长2.9天。亩有效穗14.7万,株高125.8厘米,每穗总粒数216.7粒,实粒数183.0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5.4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2.9,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1%,长宽比3.0,垩白粒率17%,垩白度2.6%,透明度2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5.4%,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30.3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9.6%,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48.0公斤,比对照增产11.9%,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9.1公斤,比对照增产10.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7.7公斤,比对照增产13.8%。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
1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4
品种名称:钱优3514
申请者: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何方印、陈业坚、黄福灯、蔡东升、石兆彬
品种来源:钱江1号A×台恢3514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三系杂交籼稻,植株较高,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分蘖力一般,叶片披长,稃尖紫色。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1.7天,比对照两优培九长4.5天。亩有效穗14.8万,株高128.8厘米,每穗总粒数224.8粒,实粒数184.2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6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4.3,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9%,长宽比2.8,垩白粒率23%,垩白度3%,透明度2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6.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23.1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8.4%,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41.0公斤,比对照增产10.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2.0公斤,比对照增产9.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9公斤,比对照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熟期较迟,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
1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5
品种名称:嘉禾优001
申请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育种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主要选育人:黄海祥、傅向东、王士磊、孙祥良
品种来源:嘉禾212A×NP00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籼粳杂交稻,株高适中,株型松散,分蘖力中等,剑叶卷、斜挺,无芒,穗型较大,着粒较密。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4.5天,比对照两优培九短1.7天。亩有效穗12.8万,株高124.0厘米,每穗总粒数265.4粒,实粒数220.1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6.0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9,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5.5%,长宽比2.7,垩白粒率17%,垩白度2.8%,透明度2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13.8%,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55.4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9.9%,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72.1公斤,比对照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63.8公斤,比对照增产12.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2公斤,比对照增产13.7%。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熟期较早。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籼粳杂交稻种植。
1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6
品种名称:嘉优中科13-1
申请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诸暨市越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诸暨市越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选育人:李金军、陈明江、高荣村、李家洋、陆金根
品种来源:嘉81A×中科嘉恢13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单季籼粳杂交稻,植株较矮,株型较紧凑,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短,无芒,着粒密,二次灌浆明显。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5.1天,比对照两优培九短1.1天。亩有效穗13.4万,株高119.4厘米,每穗总粒数253.0粒,实粒数204.1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8.5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8%,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垩白度2.5%,透明度2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15.2%,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二等。
产量表现: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63.9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33.8公斤,比对照增产8.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48.9公斤,比对照增产9.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6.4公斤,比对照增产10.7%。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籼粳杂交稻种植。
1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7
品种名称:中嘉优9号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董国军、钱前、郭龙彪、张光恒、胡江
品种来源:秀水134A×中恢720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籼粳杂交稻,植株较高,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深绿,偶有短芒。着粒密,穗大粒多。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4.2天,比对照甬优9号长1.2天。亩有效穗11.8万,株高117.0厘米,每穗总粒数311.5粒,实粒数248.4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3.8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5,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7级,为中感;稻曲病穗发病率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2.0,垩白粒率26%,垩白度4.9%,透明度2级,胶稠度69mm,直链淀粉含量15.1%,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5年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38.9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6.9%,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98.5公斤,比对照增产6.9%,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68.7公斤,比对照增产6.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5.0公斤,比对照增产4.0%。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较长。中抗稻瘟病,高感稻曲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晚稻种植。
1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8
品种名称:秀优7113
申请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姚海根、姚海明、徐林峰、陆强、湛立伟
品种来源:秀71A×XR13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籼粳杂交稻,株高适中,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卷挺,叶色深绿,叶片硬直,有顶芒。着粒密,穗大粒多,易落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甬优9号短3.5天。亩有效穗11.9万,株高114.5厘米,每穗总粒数313.0粒,实粒数255.6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4.8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8,为中抗;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7级,为中感;稻曲病穗发病率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4%,长宽比2.1,垩白粒率39%,垩白度5.7%,透明度2级,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含量15.3%,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2015年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702.1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7.5%,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723.3公斤,比对照增产10.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12.7公斤,比对照增产13.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6.8公斤,比对照增产10.4%。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中抗稻瘟病,高感稻曲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晚稻种植。
1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19
品种名称:秀优4913
申请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姚海根、姚海明、吴河元、李军、侯凡
品种来源:秀49A×XR13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籼粳杂交稻,株高适中,株型松散,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有芒。着粒较密,穗大粒多,谷色灰暗。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2天,比对照甬优1540长3.3天。亩有效穗12.1万,株高120.0厘米,每穗总粒数328.0粒,实粒数264.1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4.7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为5.8,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7级,为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稻曲病穗发病率最高9.0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0%,长宽比2.2,垩白粒率34.0%,垩白度6.3%,透明度2级,胶稠度67.0mm,直链淀粉含量14.6%,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727.1公斤,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4.2%,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725.5公斤,比对照增产4.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726.3公斤,比对照增产4.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1.0公斤,比对照增产2.1%。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好。中感稻瘟病,高感稻曲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晚稻种植。
2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20
品种名称:泰两优1332
申请者: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马国华、周海平、王成豹、荀飞琼、徐秀如
品种来源:泰IS×1332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连作杂交晚籼稻,植株较矮,株型松散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较长、挺、略卷,叶色淡绿,无芒。谷粒细长,谷壳黄亮。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0.2天,比对照岳优9113长6.2天。亩有效穗18.7万,株高101.1厘米,每穗总粒数169.7粒,实粒数143.3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2.2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综合指数为4.8,为中感;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高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0%,长宽比3.3,垩白粒率10%,垩白度1.5%,透明度1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6.3%,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一等和三等。
产量表现:2016年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83.8公斤,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4.2%,未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98.9公斤,比对照增产7.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91.4公斤,比对照增产5.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8公斤,比对照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熟期较迟,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杂交晚稻种植。
2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21
品种名称:安粳优1号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吴殿星、方福平、舒小丽、周锡跃、刘贵富
品种来源:安粳1A×渔稻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粳杂交稻,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剑叶挺,前期生长拔节快,节上易长水生根,抗倒力强,生长势强,生长整齐,穗大粒多,落色好。平均株高152.5厘米、每丛有效穗数55.8个,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328.1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4.4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平均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6,白叶枯病4.5级,稻飞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5%,长宽比2.1,垩白率2.8%,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68,碱消值6.8,蛋白质8.9%,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优质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经2016年浙江省渔塘专用水稻品种自主区试,平均亩产303.5公斤,2017年续试平均产量313.3公斤,两年自主区试平均308.4公斤。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7.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建议80厘米×80厘米以上稀种,深水种植,以不淹没新叶为标准控好水位防止虫害发生。
审定意见:该品种株型高大,前期生长快,基部节间长,节间易长水生根。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于浙江省淡水养殖渔塘(草鱼塘除外)在深水条件下作单季稻栽培。
22.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1
品种名称:翠甜2号
作物类别:甜玉米
申请者:浙江之豇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育种者:浙江之豇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主要选育人:胡伟民、高迪明
品种来源:T6211-112×S7431-222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2.1天,比对照‘超甜4号’短0.2天;株型平展,株高191.5厘米,穗位高66.6厘米,双穗率2.6%,空秆率1.1%,倒伏率5.6%,倒折率0;果穗中等,筒形, 苞叶中等。籽粒黄色,排列整齐,穗长17.5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2厘米,穗行数15.7行,行粒数36.4粒;单穗鲜重218.8克,净穗率76%,鲜千粒重294.9克,出籽率71.5%。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32.8%;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7分,比对照高2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774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减产4.1%,未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720.7公斤,比对照减产4.1%,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747.4公斤,比对照减产4.1%;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781公斤,比对照减产5.0%。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促早发,种植密度以每亩32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优质类型,田间整齐度,一致性好,株高、穗位适中,生育期中等,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3.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2
品种名称:科甜15
作物类别:甜玉米
申请者: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杜龙岗、曹栋栋、陈珊宇、谢芳腾、宋建
品种来源: TM-1×T32-1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5.2天,比对照‘超甜4号’长2.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71.8厘米,穗位高103厘米,双穗率0.7%,空秆率0.7%,倒伏率10.2%,倒折率0.2%;果穗较大,长筒形,籽粒黄色,排列整齐,穗长21.6厘米,穗粗5.3厘米,秃尖长4.8厘米,穗行数14.6行,行粒数37粒;单穗鲜重310克,净穗率68.7%,鲜千粒重383.6克,出籽率65%。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30.2%;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4.9分,比对照低0.1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感小斑病,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120.4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38.8%,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69.7公斤,比对照增产29%,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1045.1公斤,比对照增产33.9%;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95.7公斤,比对照增产21.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苗期蹲苗,重施穗肥,后期注意防倒伏,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3300株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植株、穗位较高,生育期较长,品质与对照相仿,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4.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3
品种名称:雪甜7401
作物类别:甜玉米
申请者: 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祝卫华等
品种来源: AC822W×AC802W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78.8天,比对照‘超甜4号’短3.5天;株型平展,叶色浓绿,株高157.1厘米,穗位高27.6厘米,双穗率0.7%,空秆率1.7%,倒伏率0.7%,倒折率0.2%;果穗较大,长筒形,苞叶中等。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穗长18.6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2.9厘米,穗行数15.9行,行粒数30.6粒;单穗鲜重202.7克,净穗率76.5%,鲜千粒重323.8克,出籽率67%。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44.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8.7分,比对照高3.7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601.6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减产25.5%,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620.6公斤,比对照减产17.4%,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611.1公斤,比对照减产21.5%;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673.5公斤,比对照减产18.1%。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促早发,应当选择土壤肥力高、排水好的田块作早春设施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优质和早熟类型,株高较矮,穗位低,生育期短,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优,适宜在浙江省春季种植。
25.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4
品种名称:浙甜16
作物类别:甜玉米
申请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郭国锦、吕桂华、陈坚剑、吴振兴
品种来源: A218× 12hi307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1天,比对照‘超甜4号’长1.7天;株型平展,上部叶片较小、节间长,株高235.5厘米,穗位高83.9厘米,双穗率1.4%,空秆率0.8%,倒伏率8.5%,倒折率0;果穗较大,长筒形, 苞叶短。籽粒黄色,排列整齐,穗长20.4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3厘米,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4.9粒;单穗鲜重275.2克,净穗率73.1%,鲜千粒重370克,出籽率70.2%。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36.3%;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7.2分,比对照高2.2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感小斑病,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57.8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18.7%,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857.9公斤,比对照增产14.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07.9公斤,比对照增产16.4%;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70.6公斤,比对照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促早发,后期注意防倒伏,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优质、高产类型,植株、穗位较高,田间表现抗病性较好。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6.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5
品种名称:科甜糯8号
作物类别:糯玉米
申请者: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曹小平、金成兵、陈永华、卢淑芳、厉伟平
品种来源: KD103×KD104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5.2天,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2.6天;株型紧凑,叶色浓绿,株高232.5厘米,穗位高91.2厘米,双穗率7.7%,空秆率0.6%,倒伏率0.6%,倒折率0;果穗较大,锥形。籽粒紫白相间,排列整齐,穗长21.2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1.8厘米,穗行数13.4行,行粒数39粒;单穗鲜重272.6克,净穗率73.9%,鲜千粒重361.3克,出籽率68.2%。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和扬州大学检测,直链淀粉含量2.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5.5分,与对照相仿;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感小斑病,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032.8公斤,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18.9%,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88.1公斤,比对照增产24.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1010.4公斤,比对照增产21.6%;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64.1公斤,比对照增产12.2%。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亩3200株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株高适中、穗位较高,生育期中等,株型紧凑,田间综合抗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7.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6
品种名称:浙糯玉16
作物类别:糯玉米
申请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赵福成、王桂跃、谭禾平、包斐、韩海亮
品种来源: DAW01×QYW62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8.3天,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5.6天;株型紧凑,叶色淡绿,株高263.6厘米,穗位高128.2厘米,双穗率11.9%,空秆率0.8%,倒伏率3.7%,倒折率0.1%;果穗大,锥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穗长19.9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3.2厘米,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6.8粒;单穗鲜重253克,净穗率70.8%,鲜千粒重294.4克,出籽率64.8%。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和扬州大学检测,直链淀粉含量2.6%;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6.3分,比对照高1.3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64.1公斤,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11%,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887公斤,比对照增产11.6%,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25.5公斤,比对照增产11.3%;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07.9公斤,比对照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蹲苗控高,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小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植株和穗位偏高,生育期稍长,纯糯类型,外观商品性和蒸煮品质较优,田间抗病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8.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7
品种名称:梦玉908
作物类别:普通玉米
申请者:临安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王利明、张二朋、杨焰华、丁翔、崔明亮
品种来源: DK58-2×京772-2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5.8天,比对照郑单958长2.7天;株型紧凑,穗位较整齐,株高240.0厘米,穗位高84.9厘米,空秆率0.4%,倒伏率5.0%,倒折率2.1%;穗长17.1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0.6厘米,轴粗2.9厘米,穗型圆柱形,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7.1粒,轴白色,半马齿型,籽粒黄色,排列整齐,千粒重304.5克。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容重761.0克/升,蛋白质含量8.6%,脂肪含量3.5%,淀粉含量68.0%,赖氨酸(水解)221.0毫克/100克;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抗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抗茎腐病和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5年浙江省普通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27.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7%,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512.8公斤,比对照增产12%,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20.1公斤,比对照增产13.4%;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4.5公斤,比对照增产4.8%。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苗期蹲苗控株高,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注意防倒伏和锈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植株较高,株型紧凑,生育期中等。抗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抗茎腐病和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9.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8001
品种名称:浙鲜16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傅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郁晓敏
品种来源:品系2818/沪宁95-1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7.1天,比对照短4.1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39.9厘米,主茎节数9.0个,有效分枝数3.0个。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绿色,弯镰形。单株有效荚数28.0个,每荚粒数1.9个,鲜百荚重270.9克,鲜百粒重76.7克。标准荚长4.7厘米,宽1.3厘米。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6-2017年平均淀粉含量4.0%,可溶性总糖含量1.8%。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2017年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病指17,为抗病,SC18株系病指15,为抗病。
产量表现: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72.6公斤,比对照‘浙鲜豆8号’增产15.9%,差异极显著。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673.5公斤,比对照增产5.1%,差异不显著,比组平均增产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73.1公斤,比对照增产10.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2公斤,比对照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播种,种植密度1.3万株/亩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结荚性好,病毒病抗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30.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8002
品种名称:浙鲜84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傅旭军、朱丹华、袁凤杰、郁晓敏、朱申龙
品种来源:广东白毛/v99-5089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9.1天,比对照长1.7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57.5厘米,主茎节数12.6个,有效分枝数2.3个。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青荚绿色,弯镰形。单株有效荚数45.6个,每荚粒数1.9个,鲜百荚重313.5 克,鲜百粒重82.5克。标准荚长5.5厘米,宽1.4厘米。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4-2015年平均淀粉含量4.9%,可溶性总糖含量3.0%。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2015年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病指63,为感病,SC18株系病指50,为中感。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680.5公斤,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3.3%,差异不显著。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586.2公斤,比对照增产4.0%,差异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3.4公斤,比对照增产3.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2.8公斤,比对照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1.2万株/亩左右,注意防治炭疽病和病毒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株高中等,生育期比对照略晚,结荚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鲜食秋大豆种植。
31.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8003
品种名称:浙秋5号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傅旭军、朱丹华、袁凤杰、郁晓敏、朱申龙
品种来源:浙秋豆2号/余杭白毛豆
特征特性:生育期两年平均100.0天,比对照短0.7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70.8厘米,主茎节数13.0个,有效分枝数2.5个。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种皮黄色,脐色淡褐,粒型扁圆。单株有效荚数64.7个,每荚粒数2.1个,百粒重28.1克,虫食粒率0.6%,紫斑粒率2.5%,褐斑粒率2.5%。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5-2016年平均蛋白质含量43.2%,粗脂肪含量17.3%。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2016年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病指36,为中感,SC18株系病指28,为中抗。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151.3公斤,比对照‘浙秋豆2号’增产23.0%,差异极显著,比平均产量增产11.1%。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180.5公斤,比对照增产14.4%,差异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65.9公斤,比对照增产18.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5 公斤,比对照增产15.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七月下旬到八月初播种,合理密植,种植密度1.2万株/亩左右,注意防治根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株高中等,生育期和对照接近,结荚性较好,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秋大豆种植。
32.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8004
品种名称:衢秋7号
申请者: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陈润兴、汪惠芳、汪寿根、雷俊、詹有松
品种来源:诱处4号/高雄2号
特征特性:生育期两年平均102.1天,比对照长1.5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67.0厘米,主茎节数13.9个,有效分枝数1.7个。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种皮黄色,脐色淡褐,粒型扁圆。单株有效荚数46.9个,每荚粒数2.2个,百粒重33.3克,虫食粒率0.9%,紫斑粒率3.7%,褐斑粒率2.6%。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5-2016年平均蛋白质含量43.3%,粗脂肪含量16.9%。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2016年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病指16,为抗病,SC18株系病指10,为抗病。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147.2公斤,比对照‘浙秋豆2号’增产19.7%,差异极显著,比平均产量增产8.2%。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对照增产0.1%,差异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52.6公斤,比对照增产8.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1.7公斤,比对照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七月中下旬播种,合理密植,种植密度1万株/亩左右,注意防治霜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高产类型,株高中等,生育期和对照相仿,结荚性好,病毒病抗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秋大豆种植。
33.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8005
品种名称:丽秋6号
申请者: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选育人:张伟梅
品种来源:苞萝豆2号×桐乡大豆
特征特性:生育期两年平均102.4天,比对照长6.1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80.7厘米,主茎节数14.6个,有效分枝数3.0个。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种皮黄色,脐色深褐,粒型椭圆。单株有效荚数52.5个,每荚粒数1.8个,百粒重32.9克,虫食粒率2.2%,紫斑粒率1.8%,褐斑粒率2.6%。
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5-2016年两年平均蛋白质含量48.4%,粗脂肪含量15.6%。经南京农业大学接种鉴定,2014年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病指50,为中感,SC18株系病指50,为中感。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149.9公斤,比对照‘浙秋豆2号’增产9.0%,差异不显著。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140.4公斤,比对照增产14.1%,差异极显著,比平均产量增产3.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5.2公斤,比对照增产11.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7.8公斤,比对照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七月中下旬播种,适当稀植,种植密度1.2万株/亩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为优质高产类型,蛋白质含量高,植株高大,生育期迟,适宜在浙江省作秋大豆种植。
34.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麦2018001
品种名称:金运麦1号
申请者: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华班安、姚国才、胡剑峰、华晨
品种来源:扬麦16/宁麦14
特征特性: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株高适中,叶片宽长,叶色深绿。穗大粒重, 穗型长方形,壳色为白色,籽粒红色、卵圆形,长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9.5天,比对照长0.9天;平均株高84.9厘米,亩有效穗24.2万,成穗率53.4%,穗长8.3厘米,每穗实粒数34.2粒,千粒重44.2克。
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年和2016年两年抗性鉴定:赤霉病最高平均反应级2.5,为中抗赤霉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15年和2016年品质分析测定,平均容重781.5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1%,湿面筋含量26.7%,Zenely沉淀值31.3mL,吸水量56.3mL/100g,稳定时间3.1min,最大拉伸阻力354E.U,延伸性148mm,能量65.3cm2。
产量表现:经2015年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38.7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9.4%,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253.8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296.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2%。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4.4公斤,比对照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促进分蘖成穗。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春性小麦,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好。籽粒饱满,丰产性较好。中抗赤霉病。适宜在浙江省麦区作春小麦种植。
35.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18001
品种名称:浙大8号
作物类别:棉花
申请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主要选育人: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
品种来源:母本T222:从中棉所13中通过连续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系,为非转基因棉。父本浙优-12:浙大5号分离世代中选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系。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5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短0.8天。株高124.5厘米,单株结铃数41.3个,单铃重5.7克,衣分44.0%,籽指11.0克,霜前花率90.5%,僵瓣率5.7%。
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整齐度指数85.0%,断裂比强度31.6cN/tex,马克隆值5.0,纺纱均匀性指数147.4;抗病性经萧山棉麻研究所2016-2017年人工接种鉴定,枯萎病综合病指为17.7。
产量表现:2016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21.0公斤,与对照慈抗杂3号持平;2017年平均亩产皮棉136.5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1.6%,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28.8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0.9%。
栽培技术要点:应适时早播,可采用露地直播,花铃期适当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控制株型,防止徒长。注意中后期的肥水管理,适当补施叶面肥。
审定意见:浙大8号属优质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生长稳健,铃较大,吐絮集中且畅,耐枯萎病,抗虫性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36.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18002
品种名称:南农991
作物类别:棉花
申请者: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
育种者: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
主要选育人:朱协飞、张天真
品种来源:从‘南农16号’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9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短0.4天。株高120.2厘米,单株结铃数43.7个,单铃重5.4克,衣分44.4%,籽指10.5克,霜前花率88.9%,僵瓣率7.6%。
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0毫米,整齐度指数84.5%,断裂比强度30.8cN/tex,马克隆值5.3,纺纱均匀性指数137.0,抗病性经萧山棉麻研究所2016-2017年人工接种鉴定,枯萎病综合病指为15.4。
产量表现:2016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21.8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0.7%,未达显著水平;2017年平均亩产皮棉135.6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0.9%,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28.7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0.8%。
栽培技术要点:应适时早播,可采用露地直播或营养钵移栽,适当增施花铃肥,多雨年份注意控制株型,防止徒长。
审定意见:属高产类型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生长稳健,铃较大,吐絮畅,产量较高,耐枯萎病,抗虫性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37.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18003
品种名称:中棉所108
作物类别:棉花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选育人:杨代刚、周晓箭、马雄风、周关印、裴小雨
品种来源:鲁棉研28号×中1027009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塔型、较高大,茎秆茸毛较少、上部较柔软,叶片中大、缺刻较深,果枝较平展,花冠乳白色,铃较大、卵圆形,吐絮畅、絮色洁白。株高134.2厘米,单株有效铃37.9个,单铃重6.3克,衣分45.8%,籽指10.4克,霜前花率92.2%,僵瓣率8.9%。生育期两年区试平均129.4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短0.3天。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14年、2015年转基因抗虫性鉴定,抗虫株率均为100%,属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品质与抗性: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上半部纤维平均长度29.4毫米,断裂比强度28.8cN/tex,马克隆值5.1,纺纱均匀指数136.6。据萧山棉麻研究所2014年、2015年人工接种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综合病指分别为23.87、27.35,表现感枯萎病,但优于对照。
产量表现:2014年、2015年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32.9公斤、124.3公斤,分别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12.3%、8.9%,均达极显著水平;分别比区试平均产量增产6.2%、5.2%。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28.6公斤,比两年区试平均产量增产5.7%。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5.3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3.7%。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栽培上应选择枯萎病无病或轻病地种植,加强对非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注意增施磷钾肥,植株长势过旺时,适当喷施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调控。
审定意见:该品种系中早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田间长势强,整齐度好,杂种优势明显,植株通透性好,结铃性强,铃大吐絮畅。感枯萎病。适宜浙江省枯萎病轻发棉区种植。
38.桑蚕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18001
品种名称:农科2号
作物类别:桑蚕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要选育人:王永强、姚陆松、杜鑫、孟智启、何秀玲
品种来源:华·秋:中系原种,为华光和秋丰A杂交原种,其中华光(本单位育成):母本为755,父本为浙蕾;秋丰A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品种。春日乙·J9:日系原种,为春日乙和J9杂交原种,其中春日乙(本单位育成):母本为832,父本为科2;J9(本单位育成):母本为春日乙,父本为皓月。
特征特性:1、龄期经过:全龄经过22天2小时。2、性状:是一对双限性四元蚕品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灰褐色,卵壳淡黄色。催青经过10天,孵化齐一,实用孵化率98.3%;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正交约2300头,反交约2250头;1~2龄趋光、趋密性强,注意及时匀座扩座;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壮蚕体色青白,蚕体粗壮,斑纹限性,雌为普通斑,雄为素蚕;老熟齐涌,营茧快,上簇宜适当稀匀;茧层厚,茧色洁白,椭圆形;缩皱中等,解舒较好,净度优,纤度中等。优点:该品种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蚕体斑纹鉴别雌雄并利用雄蚕可多次交配的特性在大蚕期可适当多养雌蚕而少养雄蚕,可提高蚕种生产效率与杂交率,降低蚕种生产成本。缺点:蚕体、茧形大,双宫茧偏多,宜在饲养条件较好的区域饲养。
品质与抗性:品质:茧丝质优良,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出丝率均优于对照种菁松×皓月,净度与对照种相仿。抗性:抗性指标四龄起蚕虫蛹率98.60%,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仿。
产量表现:据浙江省2014、2015年两年5个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在实验室鉴定的4个主要指标中:四龄起蚕虫蛹率98.21%,比对照种高0.44个百分点;万蚕产茧层量4.702公斤,比对照种高4.49%;解舒丝长1042米,与对照种相同;净度94.60分,比对照种高0.94分。在实验室鉴定的5个辅助指标中:实用孵化率98.30%;万蚕产茧量20.25公斤,比对照种高3.74%;五龄一日万蚕产茧层量 0.728公斤,比对照种高6.28%;鲜毛茧出丝率18.08%,比对照种高0.28个百分点;茧丝纤度2.871D。
据浙江省2016、2017年两年4个农村区试点的成绩,张种产茧量55.8公斤、张种产值2339元,比对照种分别增加2.7公斤、99元。据缫丝试样调查,茧丝长1061.6米、解舒丝长649.4米、干毛茧出丝率32.01%,比对照种分别增加22.8米、28.8米、0.48个百分点;净度94.04分、纤度2.714D,比对照种低0.24分、粗0.009D。符合蚕品种审定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按二化性蚕品种标准催青;2、稚蚕期趋光、趋密性强,注意及时匀座、扩座;壮蚕期食桑旺盛,注意稀放饱食;3、为多丝量品种,体形大,但抗闷热性能稍差,尽量避食湿叶,避免恶劣环境;饲养中,应注意做好防病、防高温等工作,壮蚕期和蔟中注意通风;4、在杂交种繁育过程中,日系原种“春日乙·J9”方格蔟进孔率较低,建议使用塑料折蔟等用具。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双限性四元杂交新品种,具有茧形大、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在蚕期即可通过蚕体斑纹鉴别雌雄,有效提高蚕种生产效率与杂交率,降低蚕种生产成本,适宜在全省蚕区春期及环境条件相似的季节饲养。
39.桑蚕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18002
品种名称:太湖×玉州
作物类别:桑蚕
申请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选育人:赵丽华、姚耀涛、施国方、费建明、金卫明
品种来源:中系:太由萍为母本、绿为父本杂交固定育成(本单位育成),湖是2009年秋从巴西引进(国外引进);日系:玉由镇改3、403、532进行杂交回交育成(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州由利用白玉进行重离子辐射育成(本单位育成)。
特征特性:1、龄期经过:全龄经过22天4小时。2、性状:是一对中丝量家蚕新品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青灰色,卵壳淡黄色。催青经过10天,孵化齐一,实用孵化率达99%左右。蚁蚕黑褐色,1~2龄趋光性、趋密性较强。发育快,眠起齐,体质强,易养。壮蚕正交有为限性斑纹,反交为素斑,蚕体匀整,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营茧快,茧层厚,茧色洁白,椭圆形,茧型大,匀整度好,缩皱中等,解舒较好,净度优。
品质与抗性:抗性:四龄虫蛹率与对照种秋丰×白玉相仿。品质:茧丝质优良,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出丝率均优于对照种秋丰×白玉,净度略高于对照种。优点:孵化率高,眠起齐,食桑旺盛,蚕体粗壮,茧形大,匀整度好,产量高,丝质优良。缺点:上车茧率略低于秋丰×白玉。
产量表现:据浙江省2014、2015年两年5个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实用孵化率99.02%,发育经过与对照种基本一致;四龄起蚕虫蛹率96.52%,比对照种低0.7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五龄一日万蚕产茧层量分别为18.60公斤、4.038公斤、0.676公斤,分别比对照种提高5.74%、8.26%、7.13%;解舒丝长952米,比对照种长82米;净度94.92分,比对照种高0.60分;鲜毛茧出丝率16.08%,比对照种高0.44个百分点;茧丝纤度2.758D。据浙江省2016、2017年两年4个农村区试点的成绩,张种产茧量51.87公斤、张种产值2088元,比对照种分别增加2.88公斤,127元。据缫丝试样调查,茧丝长1037.03米、解舒丝长750.43米、干毛茧出丝率33.1%,比对照种分别增加58.55米、76.18米、3.8个百分点;净度94.63分、纤度2.582D,比对照种高0.89分、粗0.059D。
栽培技术要点:1、按二化性蚕品种催青标准催青。严格控制积温,做好补催青。2、该品种在稚蚕期有趋光性、趋密性,要及时匀座和扩座。壮蚕期有趋光性,每次给桑前做好扩座,匀座。3、食桑行动活泼,各龄盛食期要注意充分饱食,壮蚕用桑宜充分成熟,避免给嫩叶、湿叶和蒸热叶,以防细菌病等疾病发生。4、上簇齐涌,营茧快,上蔟前提早做好准备,做到适熟上簇。上簇要稀放匀上,减少双宫茧和不结茧蚕的发生。5、壮蚕期和簇中应注意通风排湿,减少簇中死蚕和不结茧蚕,提高产茧量和茧丝质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茧型大、匀整度高、产茧量高、茧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宜在全省蚕区各期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