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墩墩苗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农业部年轻干部赴革命老区挂职锻炼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张丛 蒋培玲
“别怕起早贪黑,做好吃苦准备!到基层充充电、摸摸底儿,办成几件具体事儿,实打实地交几个农民朋友。”6月19日,在去往延安的路上,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市场监管处的副调研员张冬晓在心中默默规划着即将到来的挂职工作和生活。早上一同出发的还有部里另外19名青年干部,他们分头奔赴陕西延安、山东临沂两个革命老区的6个县乡和4个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所在村,正式开始为期一年的基层挂职锻炼,同时也开启了一段珍贵而难忘的人生旅程。
这是农业部连续第三年选派年轻干部到革命老区挂职锻炼。三年来,共有57名青年干部扎根基层一线汲取养分,尽管这支队伍还很年轻,平均年龄只有32岁,但是他们在老区革命精神的熏染下,学会了群众的语言,掌握了基层的方法,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工作实践,在广阔天地里尽情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结下了累累硕果。
干部在实践中成长,干部从一线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方针。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是密切与基层群众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年轻干部是“三农”事业的未来,怎样才能尽快成长成才?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多次强调,年轻干部一定要多到县乡工作一线摸爬滚打,多安排他们接接地气,多到基层墩墩苗,将来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基层实践是锤炼干部的“磨刀石”
根须不发达,树木难叶茂,庄稼不“墩苗”,难有好收成。就像庄稼地里的小苗一样,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墩苗”期也不可或缺。实践证明,让年轻干部到基层经受一些历练和考验,直接面对群众和困难,将来工作中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会更贴近实际,谋划和推动工作的办法就会更加丰富,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事实上,年轻干部已经日渐成为农业部干部队伍的主力军,而基层锻炼是亟须补上的重要一课。据统计,在农业部系统年轻干部达到5000多人,部机关近一半是40岁以下的干部,35岁以下的接近1/3。他们当中有许多“三门”干部,文化程度高,基本素质好,但对新形势下的国情、社情、民情还缺乏深入了解,还需要严格的党性锻炼和艰苦的基层磨练,特别是需要沉下心来去体察基层的实际困难,设身处地地了解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指出,年轻干部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在革命老区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直接感受延安精神和沂蒙精神的熏陶,思想上一定有所触动、有所进步,一定会产生许多“正能量”。
从2012年开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在有序推进。在全面参与基层政府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春节后,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专门指示第二批挂职干部开展一个月的驻村调研,并提出“驻村一月,胜读经年,感同身受,终生不忘”的具体要求。今年6月份到位的第三批挂职干部更加突出基层导向,专门安排4名年轻干部到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所在村挂职锻炼。
无论是行前座谈教方法,还是调度总结听体会;无论是到挂职地实地看望,还是通过各种方式细心叮嘱,农业部党组始终关心关注挂职年轻干部的工作和生活。